任脉养护秘诀

关元为养生保健、延年益寿之大穴

关元为小肠的募穴,任脉、足三阴经的交会穴,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3寸。

关元为长寿穴为什么关元能使人长寿呢?
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第一,“元”,指元气,是禀受于父母的原始之气,是人体的元阴元阳所属之处,所以关元称为“元阴元阳之所”,为先天之本。再者,关元为小肠经的募穴,足三阴经的交会穴。肾为先天之本,主人体生长发育;脾为后天之本,为人体气血之海;肝主藏血,疏泄气机,脏腑均需血的滋养、气的推动;小肠可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化生气血。以上诸经之精气均交会于关元,集先天与后天功能为一处,故对人的生长发育与衰老至关重要。

第二,关元是任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,任脉为阴脉之海,是女子孕育胎儿、男子藏精之所,故女子称为胞宫,男子称为精宫。关元正处在两肾之间,孕育元阴元阳,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。再者,任脉、督脉(阳脉之海)、冲脉(十二经脉之海),同出于会阴穴,称为“一源三歧”,均在元气发出的部位,故守护好关元,则元气充盛,阴经、阳经、十二经得以滋养,就可以达到延年益寿之目的。

第三,关元穴还有一个神奇的名称——“丹田”,在脐下3寸。田者,田地也。人体有三块很重要的“田地”,即上丹田、中丹田、下丹田,对孕育、滋养人体生命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
上丹田指两眉之间的印堂,中丹田指两乳之间的膻中,下丹田指脐下3寸的关元。一般所说的丹田,多指下丹田。
丹田为练气功者修炼精、气、神的地方,很多功法的重要一步叫“意守丹田”。
如李少波教授的真气运行法,他的五步功法中的一步就是意守丹田,他活到了103岁。
为什么要意守丹田呢?因为丹田在两肾之间,是元气所在之处,丹田之气充盛,任、督二脉自然畅通,十二经脉也随之畅通。
意守丹田,可炼精化气,促进人体的气化功能,自然可以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。

关元穴的长寿法

按摩法:
第一,将两手掌相对,摩擦搓热,掌心放在关元穴上,并不断吞咽津液,使关元穴有温热感,有温补关元、补益精血的作用。
第二,将左手掌心放在关元穴上,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,以腕关节用力,循顺时针方向,做环形回旋按摩,做到持久、柔和、均匀、有力,力度向腹内渗透,按摩频率为每分钟80次左右,每次5分钟,以关元穴部位有温热感为佳。
本法有补先天、促后天、温通经脉、养生保健的作用。
艾灸法:《扁鹊心书》说:“每夏秋之交,即灼关元千炷,久久不畏寒暑……人至三十,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;五十,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;六十,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,令人长生不老。”
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,古人很早就把灸关元作为延年益寿的方法,而且对施灸的时间也有选择,以夏秋之交为佳,也就是秋分时节。为什么选择此时节呢?
因为养生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,一年之计在于春,阴气渐弱,阳气开始升发;到了夏季,阳气已盛,要顺应自然,可“春夏养阳”;过了夏至,自然界的阳气渐弱,阴气渐盛,人体的阳气就需收敛。
在此时艾灸关元穴,就是为了培补元气,收敛阳气。
古人对艾灸的年龄、壮数也有要求,依据个人的体质,艾炷的大小也有差异,不必拘泥。
总之,要因人、因病而异,一般年龄大的人,病程长,体质虚,慢性病多,施灸的时间可长一些,壮数可多一些。

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:
(1)雀啄灸:施灸时,将艾条一端点燃,对准关元穴,固定在一定的距离,像鸟雀啄食一样,一上一下施灸。
(2)回旋灸:施灸时,将艾条一端点燃,与关元穴处皮肤外保持一定的距离,但不固定,而是在穴位的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。
(3)隔姜灸:将鲜生姜切成2~3厘米大小,厚0.2~0.3厘米的薄片,中间以针穿刺数孔,上置艾炷并放在关元穴上,然后点燃施灸,可易炷再灸,一般灸5~10壮,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。
(4)温针灸:在关元穴针刺得气后,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,在针柄上穿置一段约2厘米的艾条施灸,或在针尾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,待燃尽后,除去艾灰,再出针。这是一种针灸并用的手法,灸绒燃烧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入关元穴,发挥针和灸的作用。
艾灸关元穴有“药之不及,针之不到”的效果。
关元得温,阳生而阴长,“阴脉之海”自然强盛,人体的生命活动有了物质基础,如人体生命有了燃料,就能长久而不衰。关元得灸,元阳自生,“阳气者,若与天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”。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,说明了阳气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。
故《扁鹊心书》说:“保命之法,灼艾第一。”关元得灸,经脉畅通,气血通调,人体多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正常,则百病不生。关元穴艾灸的养生保健作用功不可没。
《千金要方》说:“凡入吴蜀地游宦,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,勿令疮暂瘥,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。”说明艾灸有预防传染病和治未病的作用。
《扁鹊心书》又说:“人无病时,常灸关元、气海、命门、中脘,虽未得长生,亦可保百年寿矣。”说明艾灸关元穴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,它可激发人体正气,提高免疫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,使人精气充盛,长寿不衰。